时间:2020/12/9 来源:珠海特区报社 作者:付洪军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质量大会上获悉,为顺应质量发展新趋势,落实质量强国新要求,充分发挥质量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近日出台,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决定》将质量强市工作上升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旨在通过发挥质量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努力打造质量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市。
与《决定》配套实施的还有《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质量强市突破性发展,到2018年实现珠海制造总体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高标准发展 全市质量工作成效突出
质量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既是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更是质量的竞争。
珠海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质量工作,强调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在出台《决定》及配套三年行动计划之前,珠海已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了市长质量奖、标准创新奖,将质量指标纳入各区党政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质量强市工作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十三五”规划,在2014-2015年度省政府对地级以上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珠海是唯一获得最高等级A级的地级市。
近年来,珠海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争取了11个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落户,掌握了冷冻空调、电力电子、太阳光伏、打印耗材、海工装备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话语权。
《决定》明确 “三年突破 十年跨越”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和兴国之道,也是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质量强市《决定》和《行动计划》,明确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总体要求、步骤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行动方案,强调要通过质量强市建设,加快推动珠海制造向珠海创造转变、珠海速度向珠海质量转变、珠海产品向珠海品牌转变,推动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
《决定》明确,按照三年突破、十年跨越“两步走”的步骤,推动实现质量强市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质量强市突破性发展。到2018年实现珠海制造总体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质量引领型产业,塑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质量型经济增长和质量型社会发展新态势,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第二步: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质量强市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形成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型产业,塑造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市总体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标准引领 构建“珠海制造”标准体系
“标准是戴上皇冠的专利”,对质量提升具有规范和引领的重要作用,质量强市最需要突破和提升的,就是标准化建设。《决定》明确的质量强市战略任务中,把标准体系引领质量提升放在突出位置。
《决定》指出,要重点要着眼于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基地,提升制造业标准水平,完善传统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成果标准转化率,支持组建标准联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珠海制造”标准体系。同时优先考虑在通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家用电器等领域,制定标准体系及路线图,有序推进重要标准制定,利用标准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争取到“十三五”末,全市具有一批由珠海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涵盖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国内标准。
核心战略 创新驱动 品牌带动
作为珠海发展的核心战略,《决定》再次强调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重要性,指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鼓励企业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研发攻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在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更多应用智能化、自动化、物联化、网络化技术,保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全生命周期的品质。特别是要聚焦“两化融合”和智能化改造,促进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
《决定》强调了品牌带动力量,争取多出叫得响的“珠海品牌” ,提出要发挥政府质量奖标杆导向作用,激励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包括修订《珠海市市长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实施“5051”工程,三年遴选50家重点企业作为市长质量奖培育对象,5家优势企业作为省政府质量奖培育对象,1家企业入选中国质量奖。加强企业商标品牌培育,鼓励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和将自主品牌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珠海耗材”、“珠海装备”、“珠海休闲”、“珠海航展”等特色品牌。